X 关闭
(相关资料图)
本报讯(记者许琦敏)记者从日前召开的空间站科学与应用项目征集宣讲会(上海专场)获悉,60多项空间站建造阶段空间科学与应用项目已在中国空间站展开,并取得重要进展。目前,新一批空间站科学与应用项目已启动申报。经过严格遴选,每年将有近百个项目上天实施。 中国空间站是未来十几年中国最重要的近地太空实验室,目前已完成科学实验柜、巡天空间望远镜等近30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舱内外重大研究设施的在轨建造,建成了功能完备的地面支持系统。目前,空间站工程已全面转入应用与发展阶段。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副总师/空间应用中心系统总体室主任张璐介绍,未来十年,载人空间站已规划4大领域、30余个主题的近百个研究计划、上千项空间科学与应用项目,将持续产出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日前面向全社会发布了空间科学与应用项目指南,公开征集空间站科学与应用项目。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空间应用中心总指挥助理张伟强调,该指南不同于其他类别的科技项目指南,没有设定的项目类型和资助经费额度限制,鼓励独到的创新构想,专家评审将依据创新类型、原创程度、项目规模等给予经费支持。 对于整个空间科学界而言,这是千载难逢的重大发展机遇。张伟介绍,仅“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一项,就包含了8个研究主题、28项研究计划,其中包括利用空间特殊微重力、辐射环境开展抗生素、疫苗等空间新药等生物高技术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微重力物理科学”则包含12个研究主题,有助于发展能源、材料、时频应用等关键技术。 空间科学以发现新现象、探索科学规律为目标,是充满新发现机遇的突破口,入选空间站的太空项目因此被寄予厚望。在上海,已有多支科学家团队利用中国空间站取得了成果。例如,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郑慧琼研究员团队首次完成水稻和拟南芥从种子到种子的空间发育全过程;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蔡伟明研究团队开展了LAZY家族蛋白响应微重力调控植物株型研究;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刘学超研究员与合作者利用空间站部署的高温材料实验柜,对硒化铟开展研究分析;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应浩研究员开展了关于骨骼肌细胞的研究等。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18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35
邮箱 : 920 891 26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