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关闭
ChatGPT来了,曾对AI写剧本这件事“大放厥词”的剧评人梅雪风深感惭愧。
几年前,几位做人工智能编剧软件的朋友向他寻求建议,被他“泼了很多盆冷水”。那时候行业中很多人认为,编剧这个职业是靠创意谋生,AI写剧本无异于天方夜谭。但到今天,梅雪风在微博感慨“确实是见识太少,对人类的技术文明缺乏基本认知”。
【资料图】
在AI编剧领域创业的刘笑逸,则深刻地感受到了从被泼冷水到受追捧的巨大落差。
2016年,有编剧和互联网大厂经历的刘笑逸创立海马轻帆,她研发的人工智能剧本评估系统刚上线,便在编剧圈引起了震动——只不过是负面的。很多人不理解这款产品甚至大加嘲讽,认为这就是一个噱头,即使是私交很好的编剧也不怎么关注。
直到去年11月30日,ChatGPT发布即出圈,刘笑逸公司的产品注册量激增,身边的编剧、导演、制片人也纷纷主动向她询问:“这个GPT跟你家的是不是一回事儿?”
但新浪潮席卷而来的悲喜同样鲜明。
有人兴奋地等待着风口到来,期待站上技术革命的浪尖;也有人担忧被技术颠覆赖以生存的手艺,最终被时代抛弃。
今年5月,美国好莱坞爆发了15年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编剧罢工,诉求之一是把AI从电影和电视创作中排除,不要试图取代编剧。刘笑逸告诉雪豹财经社,很多制作短剧的MCN养了五六个编剧,如果用他们开发的AI系统,两个编剧就能完成同样的工作。
键盘和电脑不会取代敲字的人,但“AI莎士比亚”是否将出现,并给编剧沉重一击?
兴奋与期待
制片人木子(化名)暂时顾不上担心AI砸了她的饭碗,而是迫切期待新技术能帮她减轻一些工作负担。
降本增效、团队缩编,很多工作压在木子头上。在项目宣传期,她需要对接十多个艺人团队的宣传需求,微信提示声从早响到晚,恨不得即刻拥有一个AI分身。有时导演在剧组等着剧本拍摄,但编剧已经在多轮修改中情绪崩溃,夹在中间的制片人就像热锅上的蚂蚁,这让她感到疲惫。
公司接入ChatGPT之后,木子开始尝试让大模型写剧本和大纲,几秒钟就能生成内容,还能按照指令修改——虽然还没有正式运用于项目之中,但这些尝试已经让她感到兴奋。此外,AI足够顺从、没有情绪,可以大大减少沟通成本。
海马轻帆也已经将AI技术应用在了很多项目中,比如改编自同名小说的快手短剧《契约夫妻离婚吧》,在爱奇艺播出的分账剧《二十四味暖浮生》。
通过海马轻帆研发的系统,输入小说即可直接生成影视化的脚本,水平不见得比人类编剧差,稍加挑选整理便可进入拍摄环节,几乎看不出来是AI写的。
刘笑逸告诉雪豹财经社,他们公司出品的短剧,90%以上的剧本可以由AI生成,长剧剧本中AI也可以承担两三成的工作,能将效率提升约30%。
“很多微短剧就是爽点论,通过算法和模型,AI可以分析和找到原著中的爽点。”据刘笑逸介绍,在长剧项目中,他们前期会利用AI定点找素材,写作过程中可以借用模型辅助,写完还可以通过AI进行评估。
想抓住风口的人很多。据雪豹财经社了解,不管是个人编剧、制片人还是制作公司、视频平台,都在尝试利用AI生成内容。
阿里影业总裁李捷在今年的北京电影节论坛上表示,他们公司已经做了很多利用大模型写剧本的测试。“大模型写大纲的能力很强,能承担一部分编剧策划的工作,效率很高。”
在好莱坞参加罢工的双语编剧刘影也不得不承认AI在某些领域的优势。她在一档播客节目中分享了自己尝试用ChatGPT写剧本的心得:AI对市场流行元素的把握能力特别强,能够轻松找到大众喜好的最大公约数;而且大模型能快速生成几个大纲,尝试不同的剧情方向,这与编剧工作室的前期讨论阶段类似。
很多人兴奋地等待AI成为这个古老行业的变革者,激起全新的水花甚至浪潮。但也有更多人被担忧和焦虑笼罩:当浪潮真的袭来,有多少一线编剧会被打破饭碗?
残酷但无解
AI暂时还没让好莱坞编剧Jacqmin失业,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究竟在为什么抗争:“我们现在不努力,3年后就没有什么可争取的了。我会用绝望这个词。”
对编剧来说,AI带来的不只是便利,还有薪水的减少,甚至地位的削弱。
5月3日,美国编剧协会(Writers Guild of America West,WGA)举行集体罢工,意在向代表迪士尼、华纳兄弟、Netflix等公司利益的AMPTP(电影和电影制片人联盟)进行抗议,要求对方提供更公平的报酬。
薪酬和工作机会是此次罢工中编剧们最关切的问题,AI则与之息息相关。
WGA官网截图
WGA谈判委员会成员、编剧约翰・奥古斯特表示,编剧对AI有两个要求:“一不想用我们的材料去养肥它们,二是不想去修正它们混乱的初稿。”
曾担任 NBC 剧集《法律与秩序:特殊受害者》主创和执行制片人的编剧沃伦·莱特则一针见血地指出:“工作室可能不会雇你写第一稿,而是雇你写第二稿,这样付给你的钱就少了,要把这种情况扼杀在摇篮里。”
对制片方来说,未来AI技术大范围应用,就可以少用几个编剧、少给一些时间,大大压缩成本。但对编剧而言,这意味着工作机会变少了,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
据WGA数据,美国编剧中有近一半(49%)在领最低工资,他们现在的薪酬水准仅比10年前提升了16%。《CSI犯罪现场》编剧组成员戴夫·梅茨格称,他认识很多非常出色的编剧,被迫离开这个行业,“因为他们连租金都付不起了”。
国内编剧的境况同样窘迫。在降本增效的大环境下更是雪上加霜。
因为收入问题,编剧鸢尾(化名)已经从北京相对繁华的常营搬到了地段更偏、房租更便宜的北运河西。刚进入行业时,她经常需要父母支持,经过几年摸爬滚打终于可以勉强养活自己了,却又遇到了ChatGPT。近段时间,很多原画师因为AI失业,她不由得对自己的职业前景增添了几分担忧。
“平台和制片方肯定乐意(用AI),能省钱,而且也不追求太多创新,及格就行。”编剧斯林告诉雪豹财经社,行业里很多人其实不太喜欢ChatGPT等AI产品,认为AI生成剧本或大纲是在侵犯编剧们的创意碎片。但行业如果要大范围应用AI,编剧们也无能为力,唯有提升能力,才能避免被机器取代。
从事编剧多年的刘笑逸也深知这个岗位在行业中的弱势。但在她看来,抵制AI无助于改善编剧地位。因为技术发展的趋势不可阻挡,更不用说 ,包括编剧在内的内容创作本身就是一个天才通吃的行业。
“没有天赋,只能做大量基础、重复性工作的人,势必会被淘汰,虽然残酷但是无解。”
敌人还是助手?
在担忧和好奇心双重驱使之下,鸢尾尝试了用ChatGPT写剧本,结果让她稍感安心。
从目前来看,AI显然还不足够智能。她形容ChatGPT写出来的剧本就像译制片,“调整几次指令,最终文本依旧奇怪得令人发笑”。鸢尾身边的编剧朋友几乎都试过这么做,无一成功。
训练AI写剧本受挫的不仅有鸢尾这样的个人编剧,也有希望借AI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平台方和制片方。
阿里影业总裁李捷介绍,在公司内部测试中,AI虽然在写大纲方面展现出了出色的能力和效率,但短期内还写不出一个完整的剧本。“大纲是故事脉络,但剧本要有情感和对白,而大模型写的剧本不像有情感的人类写的,显得空洞而范式。”
“戏剧已经出现了几千年,很多故事其实一句话都能讲完,而且在历史上都能找到相似的影子,但将一个故事丰满、扩展,赋予人物以情感和血肉,是每一个时代的人智慧和情感的凝结。”刘笑逸告诉雪豹财经社,目前AI还很难取代人类编剧,因为文字不像图像那么直观,文字所能引发的想象、调动的情感,机器很难学习和捕捉。
她坦言,海马轻帆的产品和模型可以把一个50分的剧本提升到70分,但对更好的剧本帮助有限。“很多已经到A+或A-的剧本,我们的机器没法帮你,因为这些剧本已经超过了我们模型所能达到的最高分数。”
曾创作出爆款剧《狂飙》的留白影视公司创始人徐康也在与雪豹财经社的对话中表示,在他们的尝试中,AIGC目前在剧本层面的应用也有限。他预测,未来AI的发展也许能大大提升影视创作的效率,但很难提升质量。“创意类的工作是AI比较难以替代的,因为它是无限的。因此,涉及到高端创意的长视频行业可能反而比较难被AI颠覆。”
在今年的爱奇艺·世界大会上,爱奇艺创始人兼CEO龚宇强调,AI只是工具,一种有助于人类创造力发挥的工具,而不应被视为抢夺人类工作饭碗的洪水猛兽。在他看来,也许人工智能终究会取代人类,但影视行业一定是最后一个行业,“这个行业是人类智力水平最高的体现之一”。
正因如此,龚宇对好莱坞编剧的罢工感到不解:“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这个方面错了,自己学学ChatGPT或者其他工具,为自己的工作创造便利,增加竞争力多好。”
AI究竟是编剧的敌人还是助手?训练AI写剧本多年的刘笑逸至今没能找到明确的答案。
“目前AI是写不出《狂飙》这样的剧本的。如果未来有一天,机器真能写出情感细腻的故事,那时AI已经是另外一个物种了。”但她的确对机器学习的速度感到讶异,“现在的人无论如何都学不过机器了。”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18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35
邮箱 : 920 891 263@qq.com